哈希技術部落格


Slider

108課綱上路,家長需要知道的事

隨著開學季的到來,今年將孩子帶到校園的爸爸媽媽們,臉上難免多了一些擔憂,因為主導孩子學習內容的課綱改變了。

課綱改變了什麼,為什麼要改變?
課綱改變的同時,身為爸爸媽媽的我們,是否也需要調整?


1、新課綱和以往課綱最大的差異就是素養導向的教學,也就是培養孩子的「核心素養」

上圖擷取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

相信看到這裡,許多爸媽開始出現疑問,這是什麼? 什麼是核心素養?為什麼會變成素養導向的教學?

簡單來說,因為現在的孩子面對著瞬息萬變的世代,知識更新的速度超乎我們想像,因此孩子當下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到了他們出社會後,很可能已經被淘汰。
換個角度來看,老師也難確保哪些知識和技能是孩子長大後需要的。因此新課綱的出現,讓老師教學的內容不再是知識技能的傳授,而是改成傳授知識的概念、提供學習的方法、培養進取的態度。

如果我們不知道哪些知識與技能是孩子未來所需的,那就教育孩子擁有「自學的能力」,讓孩子長大時有能力學習他們時代需要的知識與技能,這樣的能力就是「核心素養」

2、老師教學的方式改變了,身為家長的我們,給孩子的養分也要調整,不能拘限在知識與技能的培養,而是同樣的要培養孩子擁有自學的能力

那麼有什麼好的管道,可以培養孩子自己有能力架構出對於某個知識的概念?獲得更多元的學習方法?同時又有恒心毅力不斷自我挑戰?
相信方法有非常多,而我們認為比較具體且實際的方式,就是「創意學習程式」了。

程式設計有個優勢,就是立即看見成果。孩子寫完程式,自己能馬上看到這些程式產生怎樣的效果,這是很多知識領域做不到的。利用這個優勢,孩子透過不斷的探索與創造、實驗與歸納,會逐漸擁有建構知識概念的能力,更能帶來成就感。

孩子當然能從課程中學到某種程式語言,但這個語言終究會有被取代的一天。但如果孩子學會的是程式的思維與創意學習的方法,那麼在轉換到另一個新的程式語言時,就能得心應手。 (延伸閱讀:讓孩子樂在學習-Scratch設計者的4P原則

除了程式設計,搭配創意學習的教學模式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。孩子從探索中得到靈感,從創造中去實踐,從分享中去蒐集同學間的創意,再次激發探索的靈感。我們相信,學習的方法不是老師教得來的,讓孩子見賢思齊有時更有影響力。

在創意學習的教學模式中,孩子製作自己的專案時,會開始與不同的領域結合,同時也獲得了更多自我表達的機會,這也是在其它領域很難去實行的。
我想能激勵一個人繼續往下走的,不會是獎品、分數、證書,成就感和責任感才是持之以恆的原動力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