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希技術部落格


Slider

讓孩子樂在學習-Scratch設計者的4P原則

隨著108課綱的上路,資訊科技納入必修課程,「孩子如何學程式」成為爸爸媽媽的共同疑問。談到兒童程式教育,相信很多人會出現第一個名詞是Scratch,目前台灣多數中小學也使用Scratch作為程式教學的課程,更出現了許多「Scratch教科書」。

讓孩子照著教科書的內容學Scratch,也成為多數教學者的教學方式。

然而,Scratch不只是一個程式工具,其實背後更有一套完整的願景–Creative learning(創意學習)。讓我們一起認識透過Creative learning(創意學習)讓孩子樂在學習吧。

Creative learning(創意學習)是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終身幼稚園組的教育理念。為了實現這個教育理念,他推出了Scratch這套工具。

一起認識「創意學習」。 記得開啟中文字幕哦

影片重點整理:

為什麼要「創意學習」?

 因為多數學校的孩子通常是坐在書桌前聽講,寫學習單。這樣的學習方式是傳遞知識,孩子是被動的學習。

如何做到「創意學習」?

4P原則:Projects(專題)、Passion(熱情)、Peers(同儕)、Play(玩樂)


什麼是Projects(專題)

影片重點整理

讓孩子持續學習的熱忱的方法:想像、創造、玩樂、分享、回饋。 蒐集回饋之後又可以再激發想像。

上圖擷取自影片「
The 4 P’s of Creative Learning – Projects

專案並不只是讓孩子完成作品。而是先讓孩子有創意的想像,把想像的作品創作出來,然後試玩也讓其他孩子一起玩,在一起玩的過程中,讓孩子彼此分享與討論,藉此得到回饋與更多可能性,蒐集這些回饋又可以在激發孩子的想像。因此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持續循環,讓孩子持續擁有學習的動機。

什麼是Passion(熱情)

影片重點整理

跟隨自己的興趣與熱情去製作事物,孩子會更投入,碰到挑戰與困難也更能堅持

如何讓孩子投入「高難度的樂趣」?低門檻、高標準與大範圍。低門檻讓孩子剛起步容易進入狀況,但也需要高標準讓孩子去嘗試更複雜的專案,同時加上大範圍去培養多元的方向。

什麼是Peers(同儕)

影片重點整理

擁有同儕,可以激發更多可能性。因此使用線上版scratch時,可以看見其他人的作品,也能改編。

在設計的過程中學習、跟著自身興趣創作、擁有互相培養的社群、建立互信跟尊重的環境

什麼是Play(玩樂)

影片重點整理

玩樂不是單純的玩,而是不斷實驗、嘗試然後再修正,這樣的玩樂有助於成為創意思考者

有些玩樂可以支撐創意學習。玩樂可以分為遊樂場與圍欄,孩子可以在圍欄內玩玩具,但可能性被限制住,而開放性的遊樂場,孩子可以隨意探索、嘗試。

結語,貫徹4P原則的環境(創意社會)

影片重點整理

未來的社會有更多未知的挑戰,因此我們更需要從傳統工業的社會逐漸轉變為有創意的社會,才能更適應環境的改變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